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
 3773考试网 - 中考网 - 福建中考 - 泉州中考 - 正文

2013泉州中考政治考试说明试卷难度

来源:泉州市教育局 2013-4-14 13:26:52

2013泉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

思想品德

一、命题依据

以教育部制订的《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和福建省教育厅颁发的《2013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·思想品德为依据,结合我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命题。

二、命题原则

1.思想性: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,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,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,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。

2.基础性: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,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,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全面反映知识、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。

3.科学性: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,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有效,试题难易适当,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。

4.人文性: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,关注学生的发展,落实素质教育要求,在考试内容选择、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,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,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。

5.导向性: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,坚持以学生为本,强调能力立意,注意应用性、时代性、探究性、综合性和教育性,引导学校加强教学、引导教师改进教学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。

 

三、适用范围

泉州市2013届初中毕业班学生。

 

四、考试范围

《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七、八、九年级部分内容,2012--2013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。

 

五、内容和目标要求

1.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目标要求

《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七、八、九年级部分内容的考查,其目标要求包含知识、能力、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,高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。各层次目标主要通过一些动词来呈现,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,并且内在地包含了知识内容维度。具体内容目标如下:

 

 

知识板块

学习领域

(内容呈现)

知识目标

能力目标

情感态度

价值观目标

心理健康

(认识自我)

1.认识情绪的特点;

2.认识青春的喜悦和烦恼。

1.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,学会悦纳自己,完善自己;

2.学会调适情绪,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;

3.学会珍惜青春,做青春的主人;

4.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,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;

5.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,磨砺意志。

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;

 

道德

(自尊自强)

1.理解生命需要彼此尊重;

2.懂得自尊和知耻,懂得区别自尊与自负,分辨自尊与虚荣。

能够分辨是非善恶,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。

1.体会生命的可贵,珍爱生命、善待生命;

2.探索人生的意义,体会人生的价值;

3.培养自尊、自信、自立、自强精神。

法律

(学法用法)

1.知道法律的显著特征、作用和功能;

2.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其意义;

      3.知道什么是家庭保护、学校保护、社会保护、司法保护;

4.掌握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和联系。

1.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;

2.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能。

1.树立自我保护意识;维护自身合法权益;

2.自觉运用法律武器,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。

心理健康

(交往与沟通)

1.知道朋友和友谊的重要性;

2.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。

1.学会建立新友谊,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;

2.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,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;

3.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;

4.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。

1.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;

2.养成团结合作、乐于助人的品质。

道德

(交往的品德)

1.知道家的重要性,理解孝敬父母的原因;

2.知道诚信的基本要求;

3.理解公民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;

4.理解社会生活需要理解与宽容;

5.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。

1.学会孝敬父母长辈;

2体会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道理,学会换位思考,能够与人为善

3.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;

4.学会尊重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与习俗。

努力做诚实的人。

 

法律

(权利与义务)

1.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;

2.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;

3.理解公民的财产所有权、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;

4.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
1.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、生命健康权、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;

2.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,履行受教育的义务;

3.学会运用法律维护经济权利;

4.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。

树立正确行使权利,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。

心理健康

(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)

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。

 

1.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,体会团结就是力量;

2学会关爱社区,关注社会问题。

1.树立回报社会意识,培养亲社会行为;

2.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,提高文化认同感。

道德

(承担社会责任)

1.理解社会生活需要合作,社会合作需要公平;

2.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承担不同的责任;

3.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。

1.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的行为;

2.能够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。

1.树立公平合作意识;

2.培养正义感;

3增强责任意识,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。

法律

(法律与社会秩序)

1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,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;

2.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、基本要求及其意义。

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利。

1.树立宪法意识,增强公民意识;

2.树立法制观念,自觉守法。

国情

(认识国情爱我中华)

1.知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、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;

2.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;

3.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了解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;

4.了解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;

5.了解“一国两制”的基本方针,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;

6.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就和取得的经验;

7.理解“四个尊重”方针;

8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;

9.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;

10.理解文化的重要作用,了解先进文化的内涵;

11.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;

12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,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、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。

13.知道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体现;

14了解我国在科技、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,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;

15.正确认识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;

16.知道我国各族人的共同理想。

1.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;

2.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,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;

3.积极参与全面小康、和谐社会建设;

4.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。

5.体会科技创新、教育创新的必要性,努力提高自身素质;

6.针对当地的人口、资源、环境等问题,提出合理化建议;

7.树立全球观念,增强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。

 

1.感受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走社会主义道路,才能救中国,发展中国;关心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,增强使命感;

2.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;

3.树立维护国家统一,维护民族团结,维护国家安全、荣誉和利益的意识;

4.树立科学发展观,增强环境保护意识,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;

5.体会理想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,立志报效祖国、奉献社会努力学习。

 

2.时事政治

识记和理解重大时事,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认识和评析重大时事政策。纯时事考试内容以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(含党的十八大精神)和本学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为主。

 

六、考试形式

1.考试形式:采用开卷笔试,考试时考生可携带课本和《时事》等材料进入考场供作答时参考。

2.考试时间:90分钟。

3.试卷满分:100分。

 

七、试卷难度

   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。容易题、中档题和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。考试合格率达80%

 

八、试卷结构

题型结构: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,其中选择题部分约占50%,非选择题部分约占50%

内容结构:“成长中的我”约占15%;“我与他人的关系”约占25%;“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”约占40%;“时事”约占20%

 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 
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